沥青
一、沥青的化学性质
沥青是一种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具有高黏度和防水性。其主要化学性质如下:
1.元素组成:主要由碳(82%-88%)、氢(8%-13%)、硫(0%-8%)、氧(0%-1.5%)和氮(0%-1%)组成。
2.族组成:
沥青质:不溶于正庚烷,相对分子质量大,是沥青的骨架成分,赋予沥青耐热性和黏度。
胶质:棕褐色黏稠状物质,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塑性,能改善沥青的抗脆裂性。
芳香分和饱和分:作为软化剂,使沥青质和胶质分散,稳定沥青的胶体结构。
3.化学性质:
特性 |
描述 |
元素组成 | 主要由碳(82%-88%)、氢(8%-13%)、硫(0%-8%)、氧(0%-1.5%)和氮(0%-1%)组成 |
族组成 | 沥青质、胶质、芳香分和饱和分 |
化学稳定性 | 化学稳定性差,易发生氧化反应等化学反应 |
4.物理性质:
特性 | 描述 |
外观 | 暗褐色至黑色的有机胶凝材料,常温下呈固态、半固态或液态 |
密度 | 相对密度在1.00左右 |
热胀系数 | 体积膨胀系数在6×10⁻⁴ mL/(mL·℃)左右 |
防水性 | 不溶于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
粘性 |
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用针入度表示 |
塑性 | 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用延伸度表示 |
温度敏感性 | 粘性和塑性随温度变化的性能,用软化点表示 |
大气稳定性 | 因大气因素下抵抗老化的能力 |
闪点 | 出现闪火现象的温度 |
二、沥青的分类
沥青主要分为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等四种。主要成分包括沥青质和树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氯的化合物。
三、沥青的生产方法
沥青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
1.蒸馏法:通过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从原油中提取轻质馏分,剩余的残渣符合道路沥青规格时可以直接生产出沥青产品。
2.溶剂沉淀法:利用非极性低分子烷烃溶剂对减压渣油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沥青产品。
3.氧化法:在高温下向减压渣油或脱油沥青吹入空气,使其组成和性能发生变化,所得产品称为氧化沥青。
4.调合法:通过调合不同来源的组分,生产出合成沥青或重构沥青。
四、沥青的用途
沥青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主要包括:
1.道路建设:用于铺设道路、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因其耐用、柔韧且防水。
2.防水材料:用于屋顶、地下室和地基防水,因其能形成无缝隙的防水屏障。
3.娱乐设施:用于运动场、跑道和游乐场,因其表面光滑且能吸收冲击力。
4.其他用途:如隔音墙、停车场和工厂地板等特殊用途。
五、沥青的包装储运
沥青在包装和仓储时,15%左右的资源以袋装、桶装形式进行包装,而85%左右的资源以散装为主,需要固定的罐体进行储存。沥青存储罐体需要自带保温和加热的功能,以保证沥青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沥青物流主要包括汽运、铁运和船运,其中汽运适合短途运输。
六、安全信息